【编者按】“你永远不知道,未来的你会怎么样。只是,当你赋予自己每段生命时光里一个全新的变化与小小的尝试,将会改变你的未来。一切的努力,你以为看不到回报,但都不会是白费功夫。未来有一天,你以为是幸运的降临,事实上,是自己值得拥有。”这段话出自励志书《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也激励着文法分院英语专业2020届毕业生程思萌。如今,她用自己的考研经历,对这份激励作出回应。她不仅成功考取广州大学研究生,而且考上的还是她一直心仪的心理学专业。本期【考研故事】将讲述她在考研路上的迷茫与困惑、选择与努力、经验与教训。

(文法分院英语专业2020届毕业生程思萌)
中学时代,程思萌就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在她看来,这是一门可以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的学科。可在高考完填报志愿时,她翻遍整本志愿书,发现心理学似乎与她无缘。要么,她的分数不够;要么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地点过于偏远,父母不放心。结果,阴差阳错之下,她被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录取了。面对现实,她选择了先就读,但她知道,自己的梦想种子仍在心中。
大一时,程思萌虽对材料专业不是那么感兴趣,但仍不忘努力:竞选班委、认真听好每一节专业课、考试周和同学整天泡在图书馆......大一下学期,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转入英语专业。可在转专业之后,她又迷茫了。似乎这离她的心理专业梦并没有更近一步。庆幸的是,面对迷茫,她没有迷失方向,而是下定决心用努力来改变。于是,她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寻求职业建议,积极参加与心理学有关的志愿活动,并有针对性地看一些心理学入门书籍,报考心理学方的证书......就这样,她在跌跌撞撞的努力中,选择通过考研这条路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大叁时,程思萌开始关注考研院校信息。在考虑开设专业、区域发展和自己的学习能力叁个因素后,她确定了广州大学。之后便是大海捞针般地收集有效复习资料,微博、考研帮、知乎、贴吧都被她搜了个遍。等到把该找的资料都整理归纳完后,已到了2019年4月份,距离考研仅有8个月。这时,真正意义上的复习,她还没有开始。
大叁的课总是很满,程思萌还有不能放手的学生工作以及定期的党员活动。直到大叁期末考结束,她的专业课备考才拉开序幕。此时,距离考研唯有6个月。
暑假是备考黄金期。她可以心无旁骛地从早上7点一直复习到晚上11点。在那段日子里,她做到了本以为的不可能:她在每天保证8个小时以上专业课复习的前提下,准备并通过乐器考级。那时,因为同时准备两样考试,实在太累,身体吃不消,她开始生病发烧,加上非常焦虑,根本看不进书。于是,她不得不给自己放了一周假,好好放松养病。经过这次教训,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考研不仅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还需要身体素质支持。在此,她也提醒广大学弟学妹,备考期,保证睡眠、每天锻炼半小时和复习备考同等重要。
暑假过后,图书馆考研占座的同学比先前少了一部分,紧接着又是秋招。这时,身边考研的同学,有的已经产生动摇了。但她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动摇,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坚持到考完的最后一秒。临近考试的几个月,日子很枯燥,也特别容易崩溃。这时候,家人、老师、朋友的支持,给了她很大的力量。
转眼就到了12月,没有背完专业课是程思萌最大的遗憾。她带着遗憾走入考场。考题不难,对于不会或者没背到的题目,她就凭着自己对心理学的感悟,把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分点回答,每一题都写得满满当当,直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也许老天眷顾她的努力与不放弃,在经历了2个月漫长等待后,出来的成绩让她有些许惊喜。虽然排名并不靠前,但也给了她的努力一个肯定答复。她对初试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复盘后,又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复试准备过程中。这是一轮新的战斗,也是一轮新的自我成长。她说,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她那充满坎坷的复试逆袭之路。

(程思萌的考研初试成绩)
每个人的考研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论最后结果如何,都要感谢自己曾经的努力。为了梦想的付出永远不会被辜负。“结束亦是开始,不求未来都是坦途,但求自己永远勇敢、赤诚、努力向上。自己熬过的那段岁月也会成为今后遇见困难时一股坚毅的力量。”程思萌表示,一路走来,她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现在她也想要把她的故事记录下来,希望能帮助到在考研途中的学弟学妹,并祝愿学弟学妹们也能勇敢地奔赴在自己的热爱里!
责任编辑: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