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 摄影报道)11月4日下午,思政部在综合楼3023召开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习近平对于<中共中央对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进行集体备课,研讨十九届五中全会进课堂宣讲工作。

会上,思政部主任谢爱林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纲要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指南,是中国之治的一大优势和重要密码,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谢爱林强调,要做好十九届五中全会进课堂宣讲工作,要着力于五个聚焦,把宣讲着力点聚焦到全会的重大意义上;聚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上;聚焦到全会《公报》与《建议》提出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上;聚焦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上;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思政部要结合工作实际,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要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创新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学习贯彻活动,使全会精神入课堂、入头脑、入人心、入行动,要用全会精神鼓舞精神、增强信心、凝聚力量。

在讨论中,夏宗琅教授认为,要通过各种学习和宣讲的形式让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握要点,强化重点,突出亮点,可以采取知识竞赛,师生座谈,交流心得、板报专栏等多种形式普及全会知识进而加深对全会精神的理解。
就提高宣讲效果,思政部老教授洪英俊强调,宣讲不仅需要创造活泼的形式,还需要务实宣讲内容,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老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钻研,把握重点、本质与内在联系,使宣讲更加扎实、更有效果。
青年教师熊斌分享道,我体会最深的是2035年远景目标终于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规划,说明我国“最难”的现代化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即将要见证中国由农业社会完全迈入工业社会的重大历史变迁。
青年教师古红梅表示,“十叁五”时期的辉煌成就令人鼓舞,“十四五”美好蓝图令人振奋,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先学先行,当好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先行者,积极推进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
就具体做好学习与宣讲工作,提升学习与宣讲效果,其他与会同志都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责任编辑: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