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林海都报道)9月开学季,我校开展新生心理适应入学教育系列讲座,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调整心态投入到未来四年的学习成长中。

“开学后,我不知道自己每天应该做什么,对课程也提不起兴趣。”开学伊始,一名2021级新生走进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我曾想过,来到大学之后努力学习,想要争取拿些奖项。但是现在,我每天都感觉到迷茫,陌生的环境,不熟悉的授课方式,感觉自己没有办法像高中一样投入到学习中。”这名新生的迷茫,并非个例。初来乍到的新生,一旦没有做好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没有正确处理好进入大学后的各种适应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未来的学业生活,甚至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学工处副处长、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钱水芳说。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立即着手为新生开展心理适应入学教育系列讲座。钱水芳携同黄海蓉、俞佳、吴辉良、林海都等心理教师,分别为全校各学院新生普及基本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同学们迅速适应大学生活,陶冶情操,建立自信,提高综合心理素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素养。
钱水芳从心理咨询中心概况、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适应、角色的适应、抗疫精神等五个方面给新生们讲解了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在疫情下保持心理健康等。她用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给予新生们强大心理支持,让学生们了解到,进入大学要做到叁个适应,一个保持,即“适应环境”、“适应学习”、“适应独立”、“保持良好心态”。黄海蓉、俞佳、林海都叁位教师根据自己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由案例导入切入话题,为新生讲述了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重点讲解了心理健康知识与新生适应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场地与设施以及如何预约等。黄海蓉表示,每位新生入学都会面临或多或少的困惑,会有短暂的迷失,新生适应教育能让新生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转变,角色的转变。俞佳老师发挥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团辅经验,一次讲座就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团辅课。

每场讲座为每位新生准备了心理健康测试,让学生们及时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便于及早发现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新生,并及时主动提供心理疏导,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原来我无法投入学习中,是因为还有这些问题未处理。”一名新生在听完讲座后说道:“幸好学校及时给我们开了这样的讲座,让我了解到了自己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学习的问题,也是心理健康的问题。”,新生纷纷表示,心理适应入学教育系列讲座使他们获益匪浅。通过这样的讲座,他们开始意识到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也深刻意识到心理健康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
责任编辑: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