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子工作室 林凌摄影报道)为积极响应2022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承担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近日,我校大学生“筑梦青春”志愿服务队前往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三爪仑乡红星村开展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支教筑梦行 夏日暖童心
叁爪仑乡红星村地处九岭山脉南麓,是靖安县最北边的一个乡村,其中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村里留守儿童暑期生活如何充满意义地度过深深牵动了志愿服务队的心,队员们第一时间走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认真记录小朋友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态,设计准备一系列绘画、唱歌等艺术课程,筹备演示科学小实验,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经过几天的相处,队员与孩子们之间建立了充分的默契,整个学习过程的气氛十分融洽。在队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在油纸伞上自由创作,画出自己的心灵世界;在水火箭小实验中,他们也勇敢尝试,大胆走近科学。在这样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一颗颗科教兴国的种子不经意间播下。

重温光辉历程 共忆知青岁月
在叁爪仑乡红星村,我校志愿服务队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当地开展“重走红色足迹青春告白祖国”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叁爪仑乡知青博物馆、犁壁山苏维埃旧址等地都留下了志愿服务队追寻的身影。他们循着红色印记,了解知青故事,感悟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志愿服务队从红星人文出发,拜访村里拥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朱爷爷一家从湖南娄底逃荒来到了江西宜春靖安县,受到了当地党组织和县政府的帮助,在林场担任人事处书记,负责当地的农村建设工作。
“正因为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农村建设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现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朱爷爷笑着说。

心系红星旅农 赋能乡村振兴
“做生意最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当地最大的养蜂农户陈老先生带领实践队员们参观他的养蜂基地,并讲述了他养蜂的坎坷历程。“我的蜂蜜从来都不会掺杂残次品,质量必须过关,只有靠质量过硬,一个品牌才可以一直保持活力。”从陈老先生身上,队员们看到了一位农民心中的那一份淳朴和坚持。
当提及我校的青春公益助农平台时陈老先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接下来,我校实践队队员们将以青年的创新思路赋能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农特产物发展的新模式,为陈老先生这样的农户带来更大的效益。

山清水秀间 “益“起做推普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开展“经典润乡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一系列活动。队员们通过走访当地的民宿、知青食堂、特产售卖店等地方,了解当地普通话的普及情况,在了解到红星村的村民们大部分是用方言交流,小孩子的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为了帮助孩子们培养普通话思维,队员们用绕口令四和十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帮助他们纠正细小的发音问题。
“我们村里的青壮年都出去闯了,留下孩子让我们照顾,从小我们一直说方言,导致小孩子的普通话也不是很标准,很感谢你们来普及普通话。”一位孩子的爷爷向志愿服务队表达真挚的感谢。在接下来的几天,走街串户,对乡镇居民进行普通话科普教育,走访公职人员,交流规范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为乡镇推普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助力开拓未来推普工作的新局面。
此次“叁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体队员走村入户,实地考察,从环境、人文、思想形态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追寻百年辉煌成就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锻炼专业技能,精准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队员们纷纷表示,感触良多、收获颇丰,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讲好党的故事,担当时代责任,以青春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热血,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闵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