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黄昊 舒畅报道)商学院坚持“教学先行,文体活动同步开展”的工作原则,积极开展校园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造多彩的校园文化,营造奋进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提供广阔平台。
德育为先,筑牢理想信念
德育使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具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在疫情反扑的特殊时期,商学院迅速组织由24名学生组成的核酸检测志愿者团队,协助学校、学院贯彻“落实到人、一个不落”的方针,共开展28次全员核酸检测,进行50008人次核酸检测。在每日例行核酸检测顺利开展之外,还组织学生进行寝室楼道值勤与食堂等集聚区域的防控测温工作,通过此次志愿服务不仅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开展,也让同学们明白了在奉献与服务中,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和信念。其次,商学院积极组织开展暑期“叁下乡”实践活动,远赴靖安县官庄镇南村村调研当地经济结构,走进当地小学展开文体教育,走访红色家庭与革命遗迹,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增强了学生干部的团队协作能力,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能力。

智育为要,奠定知识基石
智育是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学科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商学院紧紧围绕我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凝练办学特色、开拓办学思路,着力构建“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学科竞赛”为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学院目前与多家单位银行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健全了“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为本,增强身体素质
商学院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强化“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健康知识+基础运动体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品德”的课程模式,深入推进学校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及单项体育赛事改革,切实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学院健儿们在我校第十五届田径运动会上更是大放异彩,多项目开花,女子200米和跳高比赛更是打破记录,创造了新的辉煌,最终以团体总分领先90分的绝对优势卫冕冠军。通过各项体育竞赛的开展,同学们意识到拼搏、锤炼、进取、坚持是每一个运动健儿身上最应该具有的品质。

美育为辅,提审美陶情操
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为营造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商学院从书法、美术与陶瓷艺术叁大类别中,甄选优质艺术作品。其次在疫情封校期间,通过开展校园短视频创作征集活动,呼吁同学们发掘校园美,积极响应“隔离不隔爱”的温暖号召,幽默诙谐的效果受到同学们的追捧。此外,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色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意识到了自身良好的美识修养的重要性,同时在疫情下的大学生也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劳育为实,树立劳动价值
劳动技术教育是组织学生实践,培养劳动观念与劳动习惯的重要手段。在劳动教育课堂上,校领导与会计专业140余名学生一同播种油菜花籽,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历经3小时,累计播种约3000平方米的耕地后,校长余欢高度赞扬了学院学生的劳动成果与表现,向大家讲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呼吁大家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尊重劳动。学院舒畅老师表示:“文明的高度始终是和热爱劳动密切联系着的,我们会继续加强劳动教育,倡导同学们重视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走出课堂,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凡事付诸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新时代丰富并赋予了“五育并举”新的内涵,商学院坚持将德、智、体、美、劳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体现在校园学习生活各个环节,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
责任编辑: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