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 洪爽爽报道)行之愈笃,知之益明。实践是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最好途径。2023年寒假期间,智能制造学子响应学校号召,回到家乡热土,用一次生动的社会实践,以行动书写青春序章。

奉献 友爱 互助
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只要坚守其岗位,便值得铭记;船锚也不会埋没自己,即使人们看不见,但人们知道它就在那里。2022级涂可欣同学在志愿期间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发放防疫爱心包;参加社区党的二十大专题学习会;发放春联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她在实践过后感触颇深:“‘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2022级邓颖同学在志愿服务期间负责解答旅客问询、提拿行李、文明劝导、秩序维护及协助工作人员做好客流引导。她在社会实践中收获颇丰:“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用心服务,传承志愿者的无私奉献精神,让这种精神像阳光一样洒满社会各个角落。”

进步 学习 创新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创新,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命题。坚定自己的判断,勇于创新。返乡实践也不仅仅局限于社区传单上暖心的话语,图书馆里忙碌的红色身影,孤寡老人的陪伴,2021级戴志琴在此次“返家乡”活动中选择的是公司实践。“主要工作是对产物进行测试和上料,这让她学会了如何操作机器去运转加工,当机器出现故障时也能简单地进行处理,空闲时间还会去其他岗位观看学习。工作过程中也学会了一些职场当中的语言,同时也让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她说在实践的一个月里,时间虽短,收获却很多。一个缺乏社会经验的她在社会大课堂里学到了之前很多学不到的知识,让她感受到公司领导同事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感受到“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无微不至”的温暖。

磨砺 成长 团结
树木在森林中相依偎而成长,星辰在银河中相辉映而璀璨。2021级刘静同学2023年寒假参加了家乡迎元宵庆兔年游园会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她说:“在活动中体现了团队精神和志愿者精神。一个整体要共同面对困难,一起分享成功,时刻记住团队的成败与自己息息相关。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对于失败,我们应坦然面对。在困境中绝不放弃,从来不会退缩、屈服,想尽一切办法达成目标。帮助他人、服务群众,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智能制造学子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家乡变化,服务家乡发展,在实践中了解基层、了解家乡,增强了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让青春之花开在多彩家乡,用青春力量推动家乡发展。
责任编辑:闵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