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衿之志当擎云,奋楫扬帆始见真。”在南昌交院的求索长卷里,总有这样一群追光者:他们在自习室的灯光中雕刻时光,在图书馆的闭馆音乐里收藏星光。那些被晨曦见证的演算纸、浸透月色的笔记本,终将化作青春最铿锵的勋章。为定格这段淬火成钢的奋斗轨迹,学校特推出【“研”路生花】人物专栏。这里没有速成秘籍,只有披荆斩棘的足迹;这里不渲染苦难叙事,只展现破茧成蝶的坚韧。本期让我们走近商学院叶予涵的考研征程。

(融媒体通讯社 邹书旭报道)叶予涵,中共党员,商学院2021级会计学专业学生,成功考取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锚定方向 踏上征程
考研的第一步,是锚定目标。叶予涵选择跨专业考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坚定选择。一方面,思政类学科一直是她心之所向的研究领域,考研为这份热爱提供了深入钻研的契机;另一方面,这一选择与她的职业规划高度契合——通过读研深造,既能精进学术能力,又能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实现教师职业理想奠定坚实基础。
精控时间 攻克难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点繁杂、理论性强,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并循序渐进至关重要。叶予涵的时间管理策略,在于将每日学习任务了然于胸。睡前,她会系统梳理并规划次日的学习内容;充分利用上午的黄金记忆时段背诵英语单词,随后全身心投入专业课背诵。午餐后,她选择观看徐涛政治网课,同步开展针对性习题训练,攻克难点疑点,同时整理知识框架、学习笔记与错题集,夯实学科基础。此外,她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复盘上午背诵的专业课内容,并在每个学习阶段细化复习任务,以此提升记忆效果与学习效率。在高强度的周期性学习中,她亦注重劳逸结合,深知在这场无声的考研马拉松中,张弛有度方能行稳致远。
科学规划 稳步前进
“不过分纠结模拟成绩,而是聚焦暴露出的问题,仔细分析答案,总结适合自己的答题技巧与方法”,这是叶予涵独到的学习心得。她将专业课复习科学划分为基础、强化、冲刺叁个阶段:初期,深入研读专业课参考书目,系统梳理知识脉络,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逻辑严密的完整体系;中期,借鉴学长学姐的宝贵经验,深入剖析考试大纲与历年真题,分析院校的出题规律与重点难点,对核心内容反复背诵、深化理解;冲刺阶段,通过模拟考试与真题演练查漏补缺。正是以科学规划锚定方向,以稳步笃行夯实根基,使她在备考途中不困于一时得失,更能在层层进阶中直抵知识本质。
调适心态 坚持不懈
考研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心态调适尤为关键。备考期间,叶予涵也曾陷入焦虑和迷茫,尤其当复习进度受阻或遭遇难题时,压力如潮水般袭来,但这些并未动摇她的信念。她始终以“坚持就是胜利”自勉,每当情绪低落时,便通过与朋友倾诉、操场跑步或享用美食来驱散愁云,调整心态;同时,不断为自己注入积极的心理暗示,坚信努力终将有所回报。每当濒临放弃,她总会告诉自己:“再向前一步,便离目标更近一分。”在无数个自我怀疑的瞬间,正是这份信念支撑着她奋勇前行。在叶予涵看来,考研不仅是知识储备的比拼,更是一场心态的持久战,保持平稳良好的心态,方能在考场上从容发挥,展现最佳水平。
旷野广袤,既有山坡崎岖,亦有小径通幽;既有乔木参天,亦有芳草遍野。叶予涵勇敢开辟属于自己的逐梦之路后,那些为目标奋力拼搏的日夜,那些清晨背诵的知识点、深夜钻研的真题集,在落笔交卷的那一刻,都化作了沿途最珍贵的风景。
责任编辑: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