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通讯社 邹书旭 黄慧报道 许文摄影)十月骄阳似火,军训场上,“稍息——立正!”的口令铿锵有力,点燃了整个队伍的精气神。迷彩身影整齐队列,动作舒展又利落,教官们穿梭其间,或俯身纠正摆臂角度,或轻声安抚略显疲惫的学生,成为这片热浪中最坚实的支撑。

“军训的核心是锻炼意志、养成良好的品行。”谈及军训的意义时,人工智能学院2024级软件与工程专业8班的何玉成教官语气坚定地说。“成长是相互的。”他坦言,看到新生顶着烈日反复修正动作,汗水浸湿了迷彩服仍不放弃,自己深受激励,“我不仅在教他们,也在从他们身上汲取韧劲。期待结营后,这份坚持与自律能成为他们大学生涯中最好的礼物。”

“军训不是改造,而是帮助97方阵的同学们‘塑造全新自我’。”作为引导者,商学院2024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4班的付欢宇教官的做法细致——牵头成立互助小组,让队列动作标准的同学带基础薄弱者,既能帮新生跟上进度,也能培养集体默契。“看着他们,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更懂‘教官’二字背后的使命与责任。”谈及感悟与赠言,她笑着说,“生命中总有艰难时刻,迈出这一步就能把人生变得更辽阔。愿他们不仅练会队列,更能带着这份勇气奔赴未来。”

“我想做善解人意的、严格有爱的教官,最好还能有点幽默。”来自智能制造学院202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班的陈思汗文教官,这样定义自己的带训风格。他认为,军训需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方法可以充满温度。他会密切关注每一位同学的状态,“及时给予关心,如果实在扛不住,也会体谅他们的难处。”训练之余,他常对新同学们说:“军训结束不是句号,今后生活、学习上有问题,随时来找我。”在他眼中,这份带着温度的联结,是军训宝贵的收获。
以“严”立标准,以“暖”护成长。教官们或陪新生加练,或搭建互助桥梁,或倾听守护心声——他们既是训练场上的执教者,更是引导新生融入大学的“摆渡人”,这场迷彩军训里,青春与责任共鸣,不仅铸就了坚韧的灵魂,更让新生们在互勉中共同成长,写下温暖的青春注脚。
责任编辑:闵淑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