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说】第八期,我们走进经管分院彭海红,听她分享这十多年在教育阵地的感悟。对于德、对于授、对于爱,她用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
寒来暑往,时光飞逝,一晃眼我来到交大理工就十多年了,创新路的小树苗已经枝繁叶茂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有阳光。”教师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靠的是爱的暖意和人格的力量。而前苏联着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小时候,我最敬佩的人就是老师。记得最牢的一句话就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用笔尖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没曾想,如今我已经在这片田野耕耘十多载,终于明白:教好书是本职,育好人,才是终生追求的目标。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初次见到这八个字之时,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经过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才慢慢地悟出了这八个字的内涵:作为教师,光学高还远远不够,只有学高与德高二者兼备,才有可能成为一位称职的人民教师。正所谓:不能正己,焉能正人?为此,我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升思想品德,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尽量做到以德育人,在工作中不断地通过学习拓宽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水平。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如渔”
如何让枯燥而乏味的课堂变得绘声绘色,这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身为教师应当终身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我曾走进过许多优秀老师的课堂,也听讲过专家名人的授课,通过学习借鉴让我体会到:凡是优秀的老师一定是博学多才、幽默风趣,教学方法别具一格、深入人心、能让学生与之产生共鸣。因此,我也在不断地尝试和摸索好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通过老师提问和学生互相提问的方式,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一来既能温故知新,又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和乐趣;二来能够让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尽量做到有的放矢。课堂上,我善于将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法融入课堂。新颖的教学手段将学习的决定权从老师转移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激发求知欲。课堂上最后的3分钟往往是学生最容易厌倦的时期,我常常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与生活阅历,利用好最后的3分钟与学生分享小故事,让学生早日明白为人处世之道。
“平等尊重,让爱照亮心灵的阳光”
“只有先学会了尊重别人,才有可能受到别人尊重,要想得到别人的爱,得先学会爱别人”,这句话一直引导和激励着我。为了和学生能成为最知心的朋友,从认识他们的第一天起,就把手机号、蚕蚕号告诉他们,并告诉他们手机号永远不变,他们遇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聊,尽我所能的帮助他们。记得刚刚过去的教师节,这天有一位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发来长长的短信,她说:“彭老师您是我毕业多年后在每一个教师节都不曾忘记祝福的老师,这一生最值得感恩和尊敬的老师,虽然您教给我的专业知识我可能早就忘记了,但您正确的叁观一直引领我,您对生活的激情和热爱感染着我一直向前,您不仅是我的专业课老师更是我青春期的启蒙老师。”当我收到这长长的短信之时,感动到落泪,有此学生夫复何求。我相信每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回报,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每每学生们亲切称我为红组、彭姐、知心大姐等,内心由衷地感到欣慰和满足。我时常提醒自己,为人师,就需要我们用真心去爱孩子们;需要我们用心胸去接纳和原谅孩子们的错误;需要我们用细心去发现孩子们的需求;需要我们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去感染和鼓励他们,而我也逐渐明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含义。
教师是伟大的,可我并不是一个伟人!我只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船工”,无论春秋冬夏,无论烈日风暴,我只想默默无闻地坚守工作岗位,坚守对学生的承诺和信念,用激情和热爱耕耘属于我的平凡教育人生。
如果说学校是我生命成长的沃土,那么课堂就是我展示价值的绿洲。感恩学校给了我成长的沃土,感谢学生帮助了我一路成长,感激领导和同事们多年来的关心和帮助,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我将以最大的努力脚踏实地,不忘初心,让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