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心 许玲莉报道 王斌摄影 )针对大学生普遍的“拖延症”心理现象,我院心理咨询中心重磅推出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时间去哪了”——大学生时间管理团体辅导 和“做情绪的主人”——大学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两个训练课程,帮助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合理释放压力情绪,改善学生生活和学习质量,提高正能量。
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巨大的压力导致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在心理学上,“拖延症”并不是病,只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是焦虑、强迫和抑郁的症状表现。有拖延倾向的人一般体现为目标不明确、时间控制能力差、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等。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在时间管理团辅课程中,俞佳老师引导成员们正视生活中的拖延现象,通过分享自己拖延经历,让其他成员们帮助剖析原因,以一种“经验分享经历”的团体讨论方式,有效地改善成员的消极自我评价。通过“扮时钟”、“分割时间”、创作“时间馅饼”等一系列团体游戏,帮助同学们认识时间的价值,学习克服拖延症,学会在树立人生长远目标和现实短期目标之后,制定可行的时间计划表,合理管理时间,有阶段、有步骤地向着目标迈进。
在情绪管理团辅课程中,黄海蓉老师针对活动主题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与组员共同营造和谐的团体氛围,运用游戏、小组分享、绘画分析、场景模拟等多种方式,设置明确连贯的单元目标,针对性地开展训练。近两个小时的训练课程内,让小组成员们明白了拖延是对压力的逃避,要想真正的摆脱拖延,应该要合理释放压力情绪。
为开展好此次系列团体活动,心理咨询中心事前精心准备。4月4日至8日,通过宣传栏发布团体辅导小组成员招募通知,在校内广泛开展宣传,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一周内近70人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报名,远超过原限人数。4月11日至18日,由心理咨询中心黄海蓉和俞佳两位辅导老师分批次对报名者进行了面谈,通过问卷、结构性访谈等方式,最终筛选出来自不同专业的35名学生作为团体成员,每个团体规模控制在15-20人。
此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也意味着2016年我院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