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网交理通讯站 曹盈盈报道)“孩子们的想法就如满天星一样细小繁多,纯洁美好”当我推开那扇门,走进三点半课堂时,志愿者们正一对一辅导小孩子写作业。这是一间可容纳四五十人左右的小教室,里面贴满了志愿者与孩子们活动的照片,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做功课、浏览书籍、玩游戏……三点半课堂采取“社区+志愿者”的模式,由社区管理,志愿者参与其中,对孩子们进行一对一辅导。课堂成立后,我校志愿者每个午后三点半与孩子们相约在这里,辅导孩子们功课,与孩子们一同游戏,守护孩子们的成长。
&苍产蝉辫;“大哥哥,什么时候过圣诞”

在三点半课堂的后面有一面墙——心愿墙,墙上记录了孩子们简单的心愿,一张张便利纸字字传达着他们的愿望,志愿者王浩说道:“有一次我辅导一个小孩子写作业,他轻轻地拽着我的衣角问我什么时候过圣诞节,我很好奇便问他为什么这么想过圣诞节,他把我拉到心愿墙旁,指着其中的一张便利纸跟我说道,他很想过圣诞节,因为他希望圣诞老人能送他一辆玩具汽车。知道了他的想法,我便告诉他圣诞节很快就会来的,他欢呼雀跃地跟我说着他的种种愿望。”
三点半课堂里不仅仅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还装满着孩子的童真。“如果有人问我在三点半课堂看到了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看到的是像满天星一样细小纯真的心愿,很难发现,但它的光芒却无法被淹没,它很纯很真,细碎而又无比洁净闪耀。”王浩接着说。
“姐姐,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叁点半课堂上的孩子们来自不同学校的不同年级,性格迥异,一个偶然的机会,志愿者倪贤萍向我分享了她的叁点半课堂故事。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个特别安静的小男孩,每次去都能看见他安静地坐在角落看书,有次我有意无意地走过去和他搭话,他并不理我,刚开始很尴尬,就像自言自语一样。”倪贤萍讲述道。
“这个孩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往后的日子我特别关注他,每次去都要试着和他搭搭话:‘你在看什么书呀’‘你今天有没有遇见有趣的事情呀’,这样的搭话次数多了,他开始搭理我了。”倪贤萍接着说。“与他交流的次数多了后,我了解到他是家里的独子,原来他的父母工作很忙,陪伴他的时间非常少,所以他常常是一个人,慢慢地变得很内向。”
“我试着主动邀请他去和小朋友玩,他总是摇摇头。每次我带着其他小朋友玩游戏都会把他带到我旁边,一开始他总是静静地站在我身边看着,偶然的一次,我和一个小朋友在玩五子棋的时候,他突然跟我说‘姐姐我们一起玩游戏吧’。那一刻我真的挺开心的,开心的是他开始融入这个集体了,开始和我们玩耍了。”倪贤萍说道。
“哥哥姐姐,你们什么时候会再来”

一天的活动即将接近尾声,在我踏出门转头的那一刻,我看见一个小女孩拉着一个志愿者的手,听见她问志愿者们什么时候会再来。志愿者董亚楠跟我说道:“很惊讶也很欣喜,因为一个孩子能在我们的陪伴下感到快乐,并期待我们再来,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肯定和鼓励,只要他们需要我们,我们也会把合适的时间留给他们,毕竟我们也感谢他们告诉我们善良和单纯究竟有多可贵,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
回去的路上志愿者们并没有感到丝毫疲惫,他们讨论着每个孩子今天的表现,这不像是对待一个普通孩子的态度,更像在讨论自己的奇珍异宝,开心中带着些许满足,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爱?我们不知道,但是很像,很像……
责任编辑:魏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