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土木建筑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在黄家湖校区3号教学楼召开,学院院长李明华、党总支书记王万里出席会议。学院全体专职教师参会。会议由教学副院长洪莹主持。

洪莹代表学院领导班子就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背景、前期工作、实施路径、目的和要求等做了说明,并传达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总体部署,明确了土建学院“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循序推进、全面展开”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思路。与会教师就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的展开形式等做了充分的交流,并就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设想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张玲指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流程包括挖元素、定目标、想办法和做评估四个步骤,工科类课程重点目标应该集中在“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难点在于“想办法”和“做评估”,“想办法”就是要想怎么融入,怎样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一方面要自身知识储备丰富,另一方面要有具备讲好故事的能力,这点可以多向思政课老师学习;“做评估”则可以通过“开放性的提问、问卷调查、小测试、深入访谈、同伴互评、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
建筑学专业教师彭茂龙从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计划入手,先将课程的性质和学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享了一个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与大家进行共同探讨和交流,例如:以人文关怀为主的设计理念,应该更多的考虑到特殊类人群的室内空间诉求,以此来增强学生今后作为设计师的职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远大理想目标,最终实现课程思政元素的巧妙融入。最后,他围绕研究成果和教学研究提倡了教学团队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以团队为核心,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
最后,李明华作了总结发言。他表示,通过课程思政融合,教师可以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实现教育的目标。课程思政就是要从更高的思想意识层面带给学生价值观引导。
据悉,土木建筑学院将以此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研讨会为契机,加强专业课主阵地育人效果,为进一步做好课程改革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