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南昌5月6日电(通讯员 李慧敏)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公布了最终的获奖名单。在这场高手如云的赛事中,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文法分院2015级学子——鲍亚萍,经过了校赛、省赛等一系列的激烈角逐,荣获国赛二等奖。据悉,这是该校参赛以来以及此次江西赛区获得的最好成绩。
?
优秀的基础是自己
12月的那场赛事已经落下了帷幕,所有的参赛选手都已经慢慢回归到了自己原有的生活。但是让鲍亚萍感到明显不一样的是,联系她的学弟学妹明显多了。“他们都认为我的英语非常棒,口语非常厉害,都想知道我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但其实,方法大家都知道。”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鲍亚萍显然有点无奈。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鲍亚萍在学习英语上一直坚持的理念就是“自觉”。
“优秀的基础是自己。”在她看来,天才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组合而成的。要想变得优秀,就势必会付出同等额的汗水。
从高中起,鲍亚萍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读英文原著等为她以后的英语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大学的专业学习里,她更是务实基础,为自己的将来做规划。专业课里每天必有的晨读、晚背她都认真对待,像一只蜗牛一样慢慢前进着,虽慢,但每一步都无比坚实。
坚持与细节所带来的硕果
“她是一个很睿智并且有耐心的孩子。”鲍亚萍的指导老师倪昆在赛后这样评价她。
这场赛事的周期长达六个月,拼的不仅仅是才华还有耐性。小到每个单词的发音,大到整篇文稿的立意取材,每一场比赛中鲍亚萍都在“坚持与细节”中慢慢成长。在最后的抽题演讲中,她抽到的题目是一道漫画题,指导老师与她一起准备参赛稿。
比赛的准备时间是半个小时,在那短时间里,她们将自己的所学发挥到了极致,利用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赢得了评委与观众的阵阵喝彩。
“那半个小时对于我们来说意义挺大的。我与老师都尽全力了,所以最后的结果我们也无憾了。”学了这么多年英语,在无数个独自学习的夜晚中走着的鲍亚萍如今收获了最好的嘉奖。她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为这个梦想,已经付出了太多,坚持了太久。念念不忘之后,必有回响。
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在得知自己获得国赛二等奖时,鲍亚萍的心里并没有过多的兴奋。对她来说,这场赛事的意义远远不止获得一个令人称羡的荣誉。相反,鲍亚萍把这次比赛看成了一把推开万千世界大门的钥匙。正如她所说:“在参加比赛时,我看到了更多优秀的人。这会让我慢慢地走出舒适圈,对自己产生‘不满’以及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更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斗志。”
这场比赛的环节众多,从最初的校赛到省赛一直到最后走进国赛,鲍亚萍一路披荆斩棘,沉着面对一个又一个未知的挑战,最终才在众多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在这个过程中,她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是长久以来作为学习榜样的偶像,可以说,收获颇丰。
每场比赛获得的不仅仅是一座璀璨的奖杯,在准备的过程中所遇见的人、所经历的遭遇……都将会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与积极向上的动力。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