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网特约评论员 我校特聘教授朱华祥)在刚刚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伟大的宣言书,向全党、全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宣告了一份足以让世人刮目的“成绩单”。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自豪地指出:“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这一论述让我们想到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中国曾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但除中国依然灿烂外,另外三个古文明早已不存在。
稍加分析可以发现,中国未曾中断过的灿烂文明与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教育密不可分。回望中国,从春秋孔子教学、到战国稷下学宫;从秦朝统一文字、到两汉民族文化确立;从隋唐科举创立、到两宋书院林立;从元明民族融合中西交流、到清朝由盛转衰寻找强国出路;从民国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简体字普通话普及;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到深化改革公办民办教育并举,无不体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有着鲜明中国印记的中华教育理念。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表彰了100位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他们中有基础教育改革代表于漪。于老师推动了将“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人文”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教育普及程度最好的历史阶段,打牢教育基础,既影响中国的今天,也将深刻影响中国的明天。
他们中有“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王大珩,王老师倡导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到今天已开花结果。信息畅通,公路成网,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以人文为基础的高科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在受表彰的100位个人中,有将汉字信息化的王永民,还有使汉文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激光照排发明者王选。这两位老师从技术上,彻底改变了汉字几千年来的书写方式、排版方式,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传播做出杰出贡献。
从上述老师的事迹中可以清晰看到教育的力量,看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法,公平教育得以生根开花。与此同时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公办民办并举,高等院校增长迅速。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兼容并蓄。如今,中国高等院校每年向社会提供700多万大学毕业生。这些优质人力资源不仅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跑出好成绩的基础,也是先锋,还是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重要力量。
于漪老师说:“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现在与将来”之间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讲台上、在有几千年历史积淀和文化积淀的土地上,传道受业解惑。为继续改革开放筑牢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先锋人才。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责任编辑: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