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电话诈骗、短信诈骗案件频频发生,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严重损害人民群众财产权益。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浙江总商会会长,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志胜在接受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呼吁有关部门通过立法,明确相应法律责任,严厉惩治电话、短信诈骗和骚扰行为,彻底根除这一社会“毒瘤”。
据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2015年第叁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仅2015年叁季度,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识别和拦截各类骚扰电话73.4亿次,平均每天识别和拦截骚扰电话7984万次;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69.5亿条,平均每天拦截垃圾短信7554万条;接到网络诈骗举报8247起,涉案总金额高达4057.4万元,人均损失4244元,且发案数据保持年均20%至30%的增速。
“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群呼、透传等技术,再利用收集、盗用得来的个人信息数据进行诈骗、骚扰,扰乱了正常电信市场秩序,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危害严重”陈志胜表示,从《2015年第叁季度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的相关数据看出,电话、短信诈骗和垃圾骚扰信息已成为骚扰手机用户的一大“毒瘤”。
陈志胜在接受中国江西网、江西手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发生这一乱象的原因,主要是违法成本低。监管不严,处罚力度小,才使得不法分子如此嚣张。
为清除诈骗、骚扰电话和短信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这次全国两会上,身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陈志胜带来的几个建议中就有一个是对于此事,他建议采取用立法措施遏制诈骗、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
“比如,坚决实行电信实名制,将移动手机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与使用者身份证绑定,并加强接入业务审批,严厉查处开‘黑卡’行为,且对非实名用户强制停机,从源头控制住号码,抑制通信犯罪。”陈志胜表示,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还建议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使惩治电话、短信诈骗和骚扰行为有法可依,同时规定电信网络运营商要负责对受害者的损失进行赔偿,督促运营商加强技术防范和有效监控,从过程中过滤诈骗电话和短信。
同时,陈志胜还在建议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个好想法,就是由运营商代理收取主叫方一定的资源占用费,自动划予被叫方,作为正常通讯的“信用金”,而正常打电话发短信的市民,因为有正常的主叫和被叫,支出和收取的“信用金”大体相当,而骚扰者只出不进,这样就可以通过“信用金”提高诈骗和骚扰的违法成本。
“最后,就是希望公安司法机关继续加大违法查处力度,坚决严厉打击泄露、倒卖个人信息数据的行为,打击电话诈骗和短信骚扰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整治公共通讯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陈志胜说。
作者:叶新阔 孙娟
摆网易新闻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