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用工荒”困扰着不少公司。一些代表委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招工难”和“找工难”
全国政协委员李立新认为,当前只是周期性的“结构性用工紧张”。主要有经济格局变化和产业朝中西部迁移引发劳动力转移,农民工的代际替换导致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原因。全国政协委员王书平则认为,现在呈现出的“用工荒”,仍然是一个人力资源的结构问题。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浙江总商会会长陈志胜的认同。陈志胜代表指出,不少公司在招聘时都提出了一定的技术要求,但应聘者不一定都能达到要求。
公司农民工需“转型”
面对新的用工格局,王书平委员认为,公司应当走特色发展之路,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和产物研发,淘汰用工多、效率低的产物。陈志胜代表认为,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扶持力度,改善人力资源结构。李立新委员建议,公司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外包的方式满足专业性高、时效性强的人力需求。
新用工时代如何留住人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新余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旋君认为,新用工时代需要政府有更好的政策引导农民工就业,安排相应的培训,提供充足的岗位,特别是在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等方面给予倾斜。王书平委员指出,不断提高员工的待遇是公司经营者的首要责任。在李立新委员看来,给农民工“家”的感觉,让他们有归属感,对于应对“用工荒”十分重要。(黄小希 罗沙 史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