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梁文飞 发布时间:2011-03-04 16:01:00
近年来,频频出现的“用工荒”困扰着不少公司。人口大国何以年年出现用工短缺?新用工时代公司如何把人留住?针对这些问题,一些代表委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边“招工难”&苍产蝉辫;那边“找工难”
全国政协委员李立新认为,当前遭遇的并非全面的“用工荒”,只是周期性的“结构性用工紧张”。造成“结构性用工紧张”的原因众多,但主要有经济格局变化和产业朝中西部迁移引发劳动力转移,农民工的代际替换导致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王书平则认为,现在呈现出的“用工荒”,仍然是一个人力资源的结构问题。“有的公司找不到急需的员工,但有些农民工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浙江总商会会长陈志胜的认同。陈志胜代表指出,不少公司在招聘时都提出了一定的技术要求,但应聘者不一定都能达到要求。这就造成了一些公司“招工难”,而一部分农民工“找工难”。
&苍产蝉辫;公司与农民工都需“转型”
&苍产蝉辫;面对新的用工格局,王书平委员认为,公司应当走特色发展之路,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公司的装备水平,加快技术创新和产物研发,提高产物的技术含量,淘汰用工多、效率低的产物。
王书平委员同时建议,公司应加快产能的区域转移,认真研究劳动力分布、就业变化,及时将劳动力密集、市场有容量的产物生产线,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搬迁或转移到内陆劳动力充沛的县城、乡镇生产,不断优化公司产物结构。
陈志胜代表认为,针对一些农民工职业技能达不到公司要求的现状,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扶持力度,改善人力资源结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民工的技术含量,使之成为更加合格的工人,又能更好地满足公司的用工需求。”
“大凡陷入用工紧张的单位,和用工公司的人力资源模式的落伍有很大关系。”李立新委员建议,公司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外包的方式满足专业性高、时效性强的人力需求。
新用工时代如何把人留住
“吃好、住好、工资高并不一定真正留得住人。”王书平委员指出,不断提高员工的待遇是公司经营者的首要责任。新一代工人更在乎是否干得舒心,在乎公司文化,在乎是否有发展前途。
为此,王书平委员建议,公司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用工激励机制,提供广阔的职工晋升空间。公司应每年对工人进行评级考核,对优秀工人实行加薪、重用,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为优秀工人提供深造和提拔的机会。
在李立新委员看来,给农民工“家”的感觉,让他们有归属感,对于应对“用工荒”十分重要。
“一个城市对于农民工的吸引力更在于其是否真正地从各方面接纳他们,将他们视作自身的一分子。那些急需劳动力的东部城市,应该思考如何真正给予农民工平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让他们能够更有尊严地生活,这或许比一窝蜂地争抢农民工来得更有效。”李立新委员说。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摆中国就业闭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珠海特区报》
摆珠海市农业信息网闭